平頂山市第三高級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市級示范性高中,學校位于礦工路中段,校園環境清新宜人,學校文化體育設施齊全。現有36個教學班,在校生2100余名,教職工153人。其中高級教師46人,省市級名師13人,省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,省市級骨干教師39人,省市級優質課教師72人,畢業和在讀研究生學歷教師63人。
近年來,學校先后獲得河南省文明校園、河南省平安校園、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、河南省健康單位、河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、河南省教育系統五好關工委、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、河南省卓越家長學校、平頂山市教科研先進集體、平頂山市德育先進集體、平頂山市市長基礎教育質量獎等多項榮譽稱號。
因學校快速發展需要,2024年擬招聘教師8名(有編制),具體要求和條件如下:
一、招聘崗位
崗位 | 名額 |
高中語文 | 1 |
高中數學 | 2 |
高中英語 | 2 |
高中物理 | 2 |
高中地理 | 1 |
二、招聘條件
1.2024年畢業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或碩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,畢業院校詳見附件1。以上院校均不含聯合辦學和獨立學院。
2.本科30周歲以下(1993年1月1日以后出生),研究生35周歲以下(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);
3.所學專業須符合報考崗位要求的崗位設置專業類別(見附件2);最高學歷為研究生的,本科學歷應為普通高等教育,且研究生所學專業與本科所學專業相近;報考人員須于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。留學歸國人員應具備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(境)外學歷學位認證書。
4.具有相應層次的教師資格證,且與報考崗位專業一致;非師范專業人員,需在入職后兩年內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。
三、報名時間和流程
2024年4月5日前將個人簡歷電子版、教師資格證、各類獲獎證書等資料打包,標注“姓名+學校+學科”,發至電子郵箱[email protected] 。
四、審查與面試
對應聘者進行資格審查后,學校將組織面試,擇優錄用。
五、聯系電話:
楊老師 15093797228
高老師 15737573976
六、學校微信公眾號:“平頂山市第三高中”。
歡迎優秀畢業生加入!
畢業院校名稱
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北京理工大學、中國農業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、中央民族大學、南開大學、天津大學、大連理工大學、東北大學、吉林大學、哈爾濱工業大學、復旦大學、同濟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華東師范大學、南京大學、東南大學、浙江大學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廈門大學、山東大學、中國海洋大學、武漢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、湖南大學、中南大學、國防科學技術大學、中山大學、華南理工大學、四川大學、電子科技大學、重慶大學、西安交通大學、西北工業大學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、蘭州大學。
北京交通大學、北京工業大學、北京科技大學、北京化工大學、北京郵電大學、北京林業大學、北京中醫藥大學、北京外國語大學、中國傳媒大學、中央財經大學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、北京體育大學、中央音樂學院、中國政法大學、華北電力大學、天津醫科大學、河北工業大學、太原理工大學、內蒙古大學、遼寧大學、大連海事大學、延邊大學、東北師范大學、哈爾濱工程大學、東北農業大學、東北林業大學、華東理工大學、東華大學、上海外國語大學、上海財經大學、上海大學第二軍醫大學、蘇州大學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南京理工大學、中國礦業大學、河海大學、江南大學、南京農業大學、中國藥科大學、南京師范大學、安徽大學、合肥工業大學、福州大學、南昌大學、中國石油大學、鄭州大學、中國地質大學、武漢理工大學、華中農業大學、華中師范大學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、湖南師范大學、暨南大學、華南師范大學、廣西大學、海南大學、西南交通大學、四川農業大學、西南財經大學、西南大學、貴州大學、云南大學、西藏大學、西北大學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、長安大學、陜西師范大學、第四軍醫大學、青海大學、寧夏大學、新疆大學、石河子大學。
首都師范大學、河南大學、天津師范大學、浙江師范大學、河南師范大學、山東師范大學、吉林師范大學、遼寧師范大學、重慶師范大學、四川師范大學、西華師范大學、沈陽師范大學、安徽師范大學、上海師范大學、江西師范大學、西北師范大學、云南師范大學、廣西師范大學、河北師范大學、杭州師范大學、哈爾濱師范大學、江蘇師范大學、曲阜師范大學、海南師范大學、信陽師范大學。
附件2
專業類別
語文:漢語言文學、漢語言、應用語言學、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、漢語言文字學、中國古典文獻學、古典文獻學、中國古代文學、中國現當代文學、中國語言與文化、學科教學(語文)、課程與教學論(語文)。
數學:數學與應用數學、信息與計算科學、數理基礎科學、基礎數學、計算數學、概率論與數理統計、應用數學、運籌學與控制論、數據計算及應用、學科教學(數學)、課程與教學論(數學)。
英語:英語、商務英語、學科教學(英語)、英語語言文學、英語筆譯、英語口譯、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(英語)、課程與教學論(英語)、翻譯(英語)。
物理:物理學、應用物理學、學科教學(物理)、理論物理、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、原子與分子物理、等離子體物理、凝聚態物理、聲學、光學、核物理、無線電物理、課程與教學論(物理)。
地理:地理科學、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、地理信息科學、學科教學(地理)、自然地理學、人文地理學、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、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、課程與教學論(地理)。